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工作开展以来,烟台市鲁东公证处将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作为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,算好“加减乘除”,交出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。发放行业整顿征求意见信350封,满意率达99%;事业单位考核1200个电话回访中满意率达99.8%;收到感谢信15封。
践行职责担当,在优化服务上做“加法”
推进“公证+不动产登记”一网通办业务,继承、赠与等“涉公证”的不动产登记事项,当事人只需提交一套材料,即可在公证处一次性完成公证和不动产登记。截至目前,一网通办不动产登记46件。
与烟台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加强联动,推出“出国公证+领事认证”一站式服务。群众只需跑一趟公证处,即可等待经认证的公证书快递到家,无需再跑腿。
扩大“最多跑一次”公证事项范围。在原先46项公证事项的基础上,不涉及处置财产的委托、声明、承诺以及小额继承公证均可实现最多跑一次。
持续开展预约、延时、上门三大特色服务,为老人、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,为上班族提供延时服务,为家在外地的当事人提供节假日预约服务。目前已累计上门服务52次。
加强公证创新,在减证惠民上做“减法”
对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,减免公证费用。积极履行法律援助义务,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当事人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实行优先受理、优先审查、优先办理,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实行法律援助,做到应援尽援,目前已实施法律援助68件。
取消法定节假日全员休息的常态,增设轮班制度,保证当事人在节假日也能办理公证事宜。加大业务咨询人员力量配备,在公布日常咨询电话基础上,对外公开党员公证员手机号码、公证处办公邮箱,随时解决办事群众网上公证法律疑问。
做到简单事项当场办、复杂事项缩时办、现场审查提速办。推行服务承诺制、限时办结制、服务公开制、材料清单制,每一个窗口都能够实现“马上办、一次办、办到位”,从根本上实现“一窗式”办结。做到咨询电话一打就通、咨询事项一口说清、网上咨询及时答复。
推行“容缺受理”服务。对于法律关系简单、事实清楚、无争议的相关公证事项,可在材料不齐全的情况下,先办后补。
夯实平台建设,在提升质效上做“乘法”
增设公证在线服务。当事人可通过公证云手机APP、微信公众号、鲁东公证处官方网站、中国公证协会百家公证网四个同步在线申办入口在线预约办理公证,实现“足不出户、公证到家”。
加大《民法典》普法宣传,在“烟台市鲁东公证处”官方网站开辟“惠民 惠企 公证法律服务平台”专栏,官方微信公众号每周推出“民法典小课堂”,以案说法,用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案例普及民法典。
联动评价系统与办证系统,评价数据可随时调取、打印,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,真正做到“听声音、察实情、办实事”。
支持微信、支付宝、银行卡缴费功能,涵盖群众日常接触的常见支付方式,实现缴费方式多模式、多渠道、全方位。
情系百姓民生,在服务距离上做“除法”
开通温馨邮寄服务,对没有时间亲自到公证处领取公证书的当事人,提供邮寄服务,方便当事人及时领证。
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公证法律需求。每周进一社区、进一企业,开展民法典普法活动,通过赠送民法典、开设普法讲座、现场座谈答疑等多种形式,解答婚姻家庭、继承、合同等群众关心的公证法律服务问题。
支持部分公证事项跨省通办,将困难留给自己,把方便带给群众。为解决当事人办理公证过程中的证据查询难题,鲁东公证处加快部门间数据共享,比如婚姻状况,由公证处与民政部门相互配合查证;可以网络核验的,比如毕业证书、驾驶证,公证处自行去学信网等网站查证或查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