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部署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,结合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,鲁东公证处针对公证业务、公证队伍特点和工作实际,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。经过梳理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公证工作的意见建议,推出十大便民利民措施。
1.扩大“最多跑一次”公证事项范围
在原46项“最多跑一次”公证事项的基础上,将不涉及房产处分的委托书、声明书等简单的国内公证事项纳入“最多跑一次”范围,制作“最多跑一次”公证事项宣传册并上架公示。
2.推行公证线上服务
当事人可通过公证云手机APP、微信公众号、鲁东公证处官方网站、中国公证协会百家公证网四个同步在线申办入口在线预约办理公证,实现“足不出户、公证到家”。
3.推出“三大特色服务”
对不便来公证处办理公证业务的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,符合受理条件的提供上门服务;为上班族提供延时服务;为家在外地的当事人提供节假日预约服务。
4.送法进社区、进企业, “线上+线下”全天候公证服务
鲁东公证处志愿者进驻社区微信群,为社区群众提供线上法律服务。公证人员进社区、进企业听民声,针对群众对公证所需所求所盼,开展普法讲座。
5.推广“不动产登记+公证”一网通办
鲁东公证处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同搭建“不动产+公证”联办平台,在继承、赠与等“涉公证”的不动产登记事项方面实现 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。当事人可在公证处一次性完成公证和不动产登记,并且只需提交一套材料,无需“两头跑”。
6.拓宽“绿色通道”服务,对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
积极履行法律援助义务,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当事人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实行优先受理、优先审查、优先办理,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实行法律援助。
7.信息互联共享,让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
为解决当事人办理公证过程中的证据查询难题,我处加快部门间数据共享,比如婚姻状况,由公证处与民政部门相互配合查证;可以网络核验的,比如毕业证书、驾驶证,公证处可以自行去学信网等网站查证或查询。
8.服务跟踪评价
评价系统与办证系统联动,评价数据可随时调取、打印,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,真真切切做到“听声音、察实情、办实事”。
9.多样化缴费模式
支持微信、支付宝、银行卡缴费功能,涵盖群众日常接触的常见支付方式,实现缴费方式多模式、多渠道、全方位。
10.温馨邮寄服务
对没有时间亲自到公证处领取公证书的当事人,提供邮寄服务,方便当事人及时领证。